找回台灣教育的希望就從體育課開始
如果孩子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不是面對堆積如山的考卷,而是到操場上盡情跑跳,孩子會變成什麼模樣?美國芝加哥內帕維中央高中就執行了這樣一個「零時體育課計畫」(Zero Hour PE)。每天7點到7點40分、第一節上課前,先讓孩子跳舞、跳遠或打籃球,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適度運動。體育課上完,再上一堂讀寫加強課。
零時體育課計畫實施一學期後,這群參與計畫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17%,沒有參加的學生僅進步0.7%,顯見差異。該年內帕維中央高中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科學拿到世界第1,數學排名第6,贏過美國所有學區。零時體育課計畫證實,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鏡頭轉到台灣。早上8點,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溫慧玟有一回去上廣播節目,途中經過一所台北市知名明星高中,學生正陸續上學。溫慧玟眼中看到的是一群彎腰駝背、死氣沉沉的孩子。她偷偷地期望孩子們:「跳起來!跳起來!」但還是沒有發生,學生拖著腳步魚貫走入校門。
身體能力被教育體系壓抑
「這應該是青春耶,」溫慧玟說,年紀愈小的小孩上學總是蹦蹦跳跳的,可見每個人本來都應擁有如此能力,但長大後,卻被教育體制壓抑了。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成立15年,溫慧玟在體制外有所堅持,也嘗到甘苦,曾有家長直接對她說:「(動身體)是一堂聯考不會考的課。」似乎非得要跟升學綁在一起,才能成為動身體的理由。
12年國教明年上路,教育部希望擺脫智育成績掛帥,加入多元評量方式。例如屆時15個就學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高達11區採計體適能項目。過去鮮少人在意的體適能,如今成為關注焦點。私立明道中學學務處體育組組長吳翠鴻觀察,家長對於12年國教很擔憂,現在連體育成績都開始在意。雖說以前家長注重學業成績,現在開始關注體育是件好事,但如今面臨連體育都可能要補習,「真是辛苦孩子了。」
究竟台灣青少年運動習慣如何?遠見民調中心與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合作執行「台灣青少年身體運動」調查,調查了五都共1576位12歲~18歲青少年,除了解運動現況如何,更希望探索運動和青少年的多元興趣與正向態度是否正相關?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真的會比較快樂、比較有學習興趣嗎?
愈高年級學生 運動比例愈低
調查發現,除了體育課之外,整體而言,69%的青少年擁有運動的習慣。其中男生高達82.1%的比例有運動習慣,女生卻只有58%。令人擔憂的是,運動的比例隨著年級上升而逐漸下降。在國中階段,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約占七成,到了高中卻下滑到六成,高三學生呈現最低比例54.8%,只有一半高三學生平時有運動習慣。
明道高中體育組長吳翠鴻指出,許多高三學生面臨升學壓力,課後也得補習,體育課因此成為日常生活唯一的運動時間。但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指出,體適能表現佳的學生,在記憶測驗中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體育課從事有氧活動,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記憶能力。如果青少年想要學科成績更好,不是每天只悶頭念書,更應該抽出固定時間維持體適能。
至於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一週運動的次數、每次運動的時間多少?約53.9%的青少年一週運動3次以上,76.1%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若把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加進來,除了體育課之外,58.6%青少年一週運動不到3次。根據「運動333」原則(每星期至少3次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時每1分鐘心跳達130下),多數青少年顯然未合格。
不運動 因為沒時間沒有伴
若進一步詢問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為何不運動?56.6%的青少年表示沒有時間,41.2%認為沒人陪伴,34.4%沒有運動的興趣。可見缺少時間和伙伴,是青少年不運動的主因。但桃園縣后厝國小校長陳松宜認為,動機最重要,可以從打電動、上臉書時間中,抽出空檔運動,小學時期就要培養運動的信念和習慣,才能夠持續到青少年時期。
本次調查也發現,有無運動習慣,影響著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身材、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傾向比較滿意自己的身材,約22.8%有點滿意或很滿意身材,相較之下,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只有12.9%感到滿意。
在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看了無數孩子舞動身體的畫面後,往往讓溫慧玟最感動的,是看到身型微胖的孩子自在地跳舞。「接納自己的樣子,美麗就自然而然產生了,」她說。有趣的是,有運動習慣和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在意的身體狀況大不相同。
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最在意胖瘦,而有運動習慣的則比較在意體力,對於靈活度、柔軟度和平衡感的在意程度,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來得高。其中,性別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七成的男生最注重體力,約八成女生最在意胖瘦。事實上,12年國教免試入學的比序項目之一體適能,就是測試學生的心肺耐力、肌耐力與柔軟度等。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顯然更注重這項自身身體結構與機能適應各種生活型態的能力,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運動提升學習及正向態度
長期關注青少年的精神科專科醫師王浩威分析,運動可以幫助青少年身體內在探索、自我挑戰與養成持續力,因此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在乎胖或瘦等顯而易見的地方,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卻在乎體力、靈活度等,從身體探索自身內在。
王浩威表示,媒體呈現的流行文化資訊,易誤導青少年過於注重外表,有時還會出現厭食症或暴食症等臨床病症,培養運動習慣是和自己身體建立聯結的最好方式,也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另外,運動和多元興趣與正向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本次調查顯示,針對國文、英語、數學、歷史等學科,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都比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展現出更高興趣,對於音樂、體育與美術等藝能科也同樣具較高興趣。
請受訪者填寫正向態度量表,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在「我常勇於嘗試」「別人說我做的東西有個人風格」「喜歡和同學朋友合力完成一件事情」等項目都比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來得高。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較有創造力、洞察力、樂觀度、團隊合作和對他人感恩,態度較為正向。
以「快樂」為例,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和同學相比是快樂的人,同意和很同意的比例達51.3%,沒有運動習慣者只有38.5%。由於運動可以產生腦內啡(endophine),使青少年快樂、放鬆,更容易有正向思考。
改變體育課 讓孩子愛上運動
調查也進一步拼湊出快樂青少年的圖像。政治大學統計學系教授鄭宗記分析,對於運動、音樂、體育和英語展現興趣的青少年,傾向較為快樂,其他學科則沒有那麼明顯的效果。由此可見,青少年若有運動習慣,並對於藝能科抱持興趣,可望在國、高中時期,擁有較為快樂的學習時光。
桃園縣后厝國小校長陳松宜也有類似發現。后厝國小從2009年起,舉辦畢業生單車環島。根據學生回填的問卷,完成環島的學生自我效能感有顯著提升,尤其在社會自我方面,學生普遍在同儕之間變得更有自信。如果要讓運動和內在探索產生更強連結,首要之務,必須改變學校的體育課。只有約五成青少年喜歡學校體育課,四成青少年覺得體育課普普通通,顯示體育課仍有改良空間。
溫慧玟認為,體育課是身體教育,運動是「內運外動」,但目前體育課多教導外在形式的「動」,流於技巧或競賽。如果孩子內心能真心享受運動,體會身體內在動起來,外在自然也會舞動。因此,體育課不應只是孩子的競技場域,應該要讓體育課充滿更多可能,讓身體條件不同的孩子們都能從中探索、接納自己,找到樂趣。陳松宜坦言,過去台灣太重視智育,期待12年國教能成為契機,當師長不再要求孩子追逐成績和秒數,教孩子喜愛自己的身體,發揮潛能,才有機會翻轉教育未來!